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2:43    次浏览
▲“菜板队长”正在帮社区居民修菜板。 ▲磨菜刀的服务点前排起了长队。在渝中区,有着这样一支独特的队伍,这支队伍每个月都会走进一个社区,为居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、琐事、烦心事提供无偿服务。25年来,坚持不懈、风雨无阻,这支队伍就是渝中区公共行业精神文明便民服务队(原精神文明优质服务队)。不管名称怎么变,他们始终不忘初心——无偿为渝中居民提供优质服务。一份坚持 真诚为民服务第25个活动年启动仪式后,袁世民便拿出电推刨,挽起袖子,麻利地为居民修起了菜板。“菜板用久了,中间就会凹下去,不好切菜。”一旁等待的居民告诉记者,像磨刀、菜板这类用具,看着小,却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。“以前还有人走街串巷磨刀、修菜板,但现在几乎没有了。”这位居民说,上次自己专门掏钱找人修菜板,可今天袁师傅却是免费修,给自家带了极大的便利。作为队伍创办之时就加入的“老人”,袁世民在活动中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修菜板。25年来,他和服务队踏遍渝中所有社区,修过很多类型的菜板,于是便有了“菜板队长”的绰号。“事情再小,能帮助别人就是好事。”手下的活不停,袁世民抽空插了一句,“不过,做好事就要坚持,要带动大家,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!”据服务队队长佟建勤介绍,加入服务队的人大多都是各个单位的标兵骨干、先进工作者,很多都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十年以上。“平时大家工作都很忙,每个月进社区、进单位、进福利院或敬老院开展服务活动一次,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参加的。”佟建勤说,不管是25年还是30年,他们都将坚持下去,无偿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。一片真心 收获居民信赖82岁的向家容婆婆拿着一个电暖手炉匆匆来到活动现场,找到服务队中的家电维修师傅帮助她。“师傅,这个暖手炉是我女儿特意给我买的,以前都用得好好的,前几天突然用不了了,你帮我修修嘛!”向婆婆语气十分急切。“好的,婆婆,你别急,可能是充电线有问题,我先检查一下。”师傅安抚好向婆婆,认真检查起暖手炉来。向婆婆也渐渐平静下来。“我很喜欢这个暖手炉,坏了也不愿意拿出去修,不放心,怕别人给我换了。”自称很“小气”的向婆婆对服务队的师傅却是十分信任,“他们修,我放心!”别看服务队现在这么受居民的信任,在成立之初,他们可受了不少白眼。佟建勤说,1998年,服务队来到大坪某单位开展志愿服务,在与对方联系时,他们曾一度被拒之门外。“他们以为我们是打着免费服务的旗号来搞推销的,对我们非常不信任。”经过几番软磨硬泡,对方终于答应提供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场地,让服务队开展活动。而这次活动吸引了小区几乎所有的居民。修家电、改装线路……服务队队员忙得脚不沾地。活动后,先前的联系人给佟建勤打了个电话:“佟队,非常感谢你们的付出,以后只要你们来,我们都欢迎。”说起这件事,佟建勤感受很深,他说:“只要用真心付出,用行动证明,不管过程如何,最终总会得到居民的认同和信任。”一种影响 吸引更多力量如果说水、电、气、电信、有线这5个成员单位是服务队成立之初就加入的“老兵”,市政园林管理局和卫计委就应该算是“新兵”了。他们的加入,将进一步壮大服务队伍,拓展服务内容,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。吴亚莉来自区市政园林管理局,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服务队的活动。“我们主要是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、排除安全隐患、修理市政设施等服务,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上门服务。”她说,作为个人,能通过这样的组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,传播社会正能量,她非常高兴,希望能尽到职责,好好为大家服务。七星岗街道华一坡社区在现场设立了志愿者招募点,吸引了不少居民报名、注册。社区党委副书记唐彩凤说,现场招募就是让有志愿服务意向的市民方便、快捷地成为我区的注册志愿者。“居民在现场填写表格后,我们同步将资料提交到网站注册,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或者从事的工作,安排相应的志愿服务项目。”短短一个小时,就有十多名居民现场注册成为志愿者。唐彩凤介绍,有一部分是年轻人,他们接受的文化教育较高,对公益活动、志愿服务比较认可,所以积极参与;有一部分是社区平时帮助的对象,他们受过帮助,心存感激,对于力所能及的事,他们也很愿意帮助别人。“这就是送人玫瑰,手有余香吧。”唐彩凤说。